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广播业在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激烈的竞争:广播不仅要继续承受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对广播发展空间带来的压力,也要直面互联网以及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第四媒体”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带来的竞争压力。在广播行业内部,从过去的综合台走向专业频率,从锁定某一目标群的专业化频率到锁定听众某一点需求的类型化,广播体系已经逐步走向多元化结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台将旗下的广播频率转化为更专业化的“小众媒体”,更加速了各类频率之间的竞争程度,也使得城市广播事业的发展更具特色。
一、新闻、交通、音乐三巨头保持强势,“第四类频率”蓄势待发
从近几年各类频率在全国广播市场的市场份额数据来看,新闻、交通、音乐三类传统强势频率保持了其在整个广播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也从最初的六成多增加至2011年的八成以上,其中交通类频率更是上升的势头较猛,在较长时期内,新闻、交通、音乐三驾马车带动整个广播市场的格局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我们也可以看见,诸如经济、都市和文艺类等一些有着自身特色的频率类型在全国也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一些地区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在三大类频率光辉掩盖下的独具特色的频率,正是蓄势待发的“第四类频率”。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第四类频率”,指的是除交通、音乐和新闻类频率以外的频率类型。在所在地区有着较好的市场表现,具有突出的频率特色,能满足听众在某一方面需求的专业化频率。
二、“第四类频率”的挑战和机遇
在大城市中,广播市场百花齐放,各类频率竞争激烈
在我国,省会与直辖市的广播电台数量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在各省会和直辖市,参与竞争的电台/频率都有十几个,多时甚至有二十多个电台频率,电台频率的类型也非常多样,各类频率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以省会和直辖市为主的全国主要大城市中,新闻、交通、音乐三类频率对市场的垄断力相对较弱:在我们调研的十三个省会和直辖市中,有两个城市三大类频率的累计市场份额低于50%,有五个城市三大类频率的累计市场份额在50%-60%之间,其余城市三大类频率的累计市场份额也基本都在60%-70%之间,都要低于全国三大类频率平均累计市场份额80%的水平。三大类频率对市场的掌控力的偏弱,正好是“第四类频率”兴起的大好机会。
听众收听需求的多样化——第四类频率生存的土壤
以省会和直辖市为主的全国主要大城市普遍经济较发达,人口数量庞大。其人口基本都在200万以上,有相当比例的城市达到500万以上的人口,更不乏北上广深这类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以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是一些较小众的听众群体,其绝对数字也会相当庞大,甚至有可能不亚于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数,为“第四类频率”积累了丰富的听众资源。
据赛立信70城市广播听众调查数据显示,除了新闻和音乐以外,听众对生活资讯、消闲、财经资讯等需求度也相当高,尤其是看上去比较含糊的“消闲”需求,其实主要是表现在听众对各类娱乐节目的需求。听众多种多样的需求为“第四类频率”提供了很好的生存土壤。
三、“第四类频率”的市场表现
以下是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至12月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济南、合肥、武汉、杭州、昆明、贵阳、长沙、广州等十二个省会和直辖市的广播收听率调查结果:
从以上十二个省会和直辖市的广播收听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省会和直辖市广播市场中,频率的类型非常多样,上面十二个省会和直辖市收听率前十位的电台/频率中,就基本涵盖了新闻、音乐、交通、经济、都市生活、旅游、教育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广播频率。
文艺广播具有较大的潜力
在上述的十二个省会及直辖市中,沈阳电台都市生活广播(从2012年起已更名为辽宁都市广播)的收听率与市场占有率在所在地区都位居第一,北京文艺广播在北京地区位居第二,天津电台相声广播在天津地区位居第三,可见文艺广播的市场表现在其覆盖区域内表现不错,特别是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的文艺频率,特别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以天津为例,天津是国内知名的曲艺之乡,在国内众多的相声演员中,天津籍的相声演员占有很大份额,而且天津人大多也喜欢听相声节目。创办于2006年12月28日的天津相声广播,是全国第一个以相声为主体的广播专业化频道,体现了广播的分众化和系列化,发挥了天津作为相声发祥地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天津电台相声广播从创办到现在,受到多个年龄层听众的欢迎,积累了大量忠实听众,其收听率逐年上升。从开播时仅有3%左右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的市场份额已经突破10%,及至现在市场份额长期保持在16%左右,并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在天津地区位居第三,开播仅五年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可见具备本地特色文化的电台频率,其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
沈阳电台都市广播,即现在的辽宁都市广播,是全东北首家国家正式批准的都市广播电台,其前身是欢乐调频1045——沈阳娱乐台。沈阳电台都市广播长期坚持走以文艺娱乐为主的路线,拥有单田芳、刘兰芳等大量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辽沈地区新书首播权,还拥有《娱乐二人转》、《大兵笑话集》等深具娱乐特色的精品节目,充分满足了沈阳听众的娱乐需求,其收听率数据在沈阳地区也是常年位居前列。
如上所述,广播听众对“娱乐性”的需求相当强烈,他们收听广播的主要目的就是“娱乐放松心情”,轻松搞笑的娱乐、文艺节目是吸引听众专注收听广播的重要因素之一。文艺广播能够这么受欢迎,充分体现了听众对广播“娱乐天下”的高热衷度。这也是文艺类频率最有机会成为“第四类频率”的基础。
经济广播、都市生活等各类频率相对表现较弱
对比2010年和2011年全国各类型频率的市场竞争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类和都市类频率占全国广播市场份额从7.2%和5.2%下降至6.2%和4.2%,市场表现出现萎缩。再从我们调研的十二个省会和直辖市广播市场来看,除广州和昆明外,其他城市经济类频率的收听率均不能进入地区前五名,市场份额一般也只在5%左右,在当地市场竞争力偏弱。再从经济类频率的节目构成来看,经济类频率的经济特色普遍并不突出,一般来说一个经济类频率多半只有两三挡股市、楼市之类的财经资讯节目,并且这些节目制作大都以平铺直叙的行情介绍为主,特色不鲜明。而除了财经资讯外的其他节目,又大都与其他频率雷同,难以突出。因此从市场表现和节目构成来看,经济类频率难以成为具有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第四类频率”。
至于都市生活类频率,在市场表现上的情况与经济类频率类似,在我们调研的十二个省会和直辖市中收听率排名同样大都位于五名以后,仅在天津与合肥能进入前五名。并且都市生活类频率在很多地方的地位都是属于综合性频率,其节目一般以生活资讯和音乐为主,辅以新闻、谈话等节目。但也正是因为走综合路线,在很多地区都市生活类频率都面临着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不硬的局面,那就是资讯不足的同时娱乐性也不足,也因此严重影响了都市生活类频率的竞争力。所以都市生活类频率成为“第四类频率”的机会也比较小。
虽然在新闻类频率和交通类频率的高压之下,2011年经济类、都市生活类频率的竞争力均有减弱,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类型的频率开始衰退。这些频率完全可以通过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通过“差异化”来满足听众在新闻和音乐之外的其他信息需求,特别是资讯和娱乐方面的需求。再通过“特色化”来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形成符合本地特色,让听众对本地文化产生情感共鸣,吸引听众收听。
中小城市,“第四类频率”初步萌芽,但前途未明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电台频率专业化分类的主要体现在,新闻频率、交通类频率与音乐频率,大部分城市电台都开有这三类频率,经过多年的培养,目前都已经培育了相对稳定的目标听众群体。尤其是在二三线的中小城市,地方电台的频率数量较少,大部分地级市电台的频率都在两三个左右,因此三大主流频率更是成为电台频率设置的首选。并且在中小城市中,由于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也很难产生足够多有特定需求的人人群。这些都使得在中小城市中,三大类频率基本主导了广播市场,“第四类频率”发展空间有限。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个别中小城市,“第四类频率”也展现出自身的强大实力。例如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属于相对封闭的潮汕方言区,并且在当地的地方戏曲潮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因此在潮汕地区,主打戏曲节目的戏曲类频率有着极高的市场份额,如潮州电台戏曲广播、揭阳电台戏曲音乐之声等频率在当地的市场份额都在20%以上,位居收听率排名的前两位,深受当地听众喜爱。但是,总的来说, “第四类频率” 在中小城市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都很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
四、“第四类频率”——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城市广播是城市文化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文化建设有着其他媒体不可代替的作用。广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城市市民自信心,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目前中国广播传统的新闻、音乐与交通类三大频率发展已臻于完善,已经成为全国大部分城市通用的专业化方向。但三大频率的完善和垄断并不意味着当前广播专业化类型化已经完善,听众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随着社会发展,信息的多元化,城市人对各种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强烈,“第四类频率”的兴起正是对现有广播竞争格局的一种冲击。“第四类频率”的关键之处就是在于具有当地特色,尽可能的满足听众在新闻、交通和音乐以外的其他需求,“第四类频率”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新闻、音乐与交通类频率,而是对听众需求的一种深层次挖掘,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是对传统三大类频率的一种有效补充。“第四类频率”只要坚持走“差异化”和“特色化”路线,做到人无我有,特色鲜明,就可以更有效、更具竞争力的发展下去。
目前“第四类频率”也只是刚刚萌芽,主要还是出现在省会以上级别,经济发达,人口资源庞大的大城市中。也就是说省会和省级电台中最容易出现第四类频率。而“第四类频率”未来的发展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如何能更好更全面地满足广大听众的收听需求,做出频率自身的特色,就需要广播人能从本地广播听众的收听需求出发,找到具有特色的、符合本身发展的类型化方向,才能成为有作为的“第四类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