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场调研公司据儿童阅读调查报告分析,在阅读习惯上,孩子的阅读“开蒙”时间集中在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占比53.7%。除教科书外,孩子平均的年读书量主要在11~30本之间,日均阅读时长主要集中在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家长、孩子青睐,仍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方式。但是,不论孩子还是家长,对数字化阅读的接受度都随“学龄”的增长,到了初中阶段后,孩子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调查还显示,上学后,孩子的阅读时间明显延长了,学龄前孩子更多是30分钟以内的“短阅读”,学龄后孩子的日均阅读时间明显延长,30分钟以上者超过70%。孩子上学以后,不仅阅读量明显增多,其阅读资源家中童书量、年均购书量、期刊订阅率等都明显增加。小学是课外阅读开展最普遍的阶段,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学龄”越长,其阅读方式、读伴种类、阅读内容的广泛性,乃至订购的期刊数量等都明显增加,展示了阅读形式的多样化。
调查分析在阅读资源上,73.5%的家庭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数量超过10本;53.2%的家庭中拥有超过20本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实体书店是孩子居所周边最多的资源。62.9%的家庭中,每年为孩子购买的书籍数量在10本左右,我国童书市场广阔由此可见一斑。对家长们来说,国内出版物的整体表现一般。其中,装帧表现最不令人满意、设计表现则相对最好。学龄前孩子家长更担忧部分图书内容中的低级趣味教坏孩子;小学生家长更烦恼如何从杂乱的种类中给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初中生家长更不满市场价格的混乱。与此同时,对于优秀读物,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愿意去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或观看改编的电影作品,电影的吸引力比产品更大。
广州市场调研公司认为在阅读影响上,父母、老师、同伴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养成最重要的三类人,其中父母以居于首位。父母越重视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开展得越频繁,学龄前孩子就越喜欢阅读。父母自身的阅读量越大,他们也越倾向于为孩子购买、储藏更多书籍,孩子也就读得越多。为此,要想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家长还需以身作则。到了初中,同伴和网络的影响力迅速增加。特别是同伴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父母老师,成为主流。